张亚斌,男,陕西合阳人,1963年4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8月至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工作。2003年4——7月,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2007年3月人才引进至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曾任民进陕西省第九届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陕西省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会秘书长,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文专业、电视节目制作专业责任教师,副编审,副教授,北京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与开放学习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副主编,文法部中文专业责任教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丛书”编委,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现任365体育投注网站教授。兼任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和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学科专家库专家,《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外审专家和特约编审,《开放教育研究》外审专家,北师大出版社影视艺术教材系列优势作者团队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创意设计学、文艺批评学、影视艺术学、远程教育学。
一、专业优势
具有长期的文艺创意设计经验。发表了大量的文学评论、美术评论和影视评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理论、当代陕西作家群、文人画派、意象画派、中国画的北美画派、黄土画派、新时期陕西书画艺术、渭北拴马桩、建筑文化等都有深度研究。曾在《陕西书画报》开设“黄土画派研究”专栏,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报》开设“建筑文化”专栏,发表了大量有关文学、美术、影视艺术的研究论文,个人专著《影视艺术鉴赏通论》荣获陕西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比两项三等奖(2007)。论文《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均衡理论》荣获教育部组织评选的“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节暨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05)。文学创作方面,曾在《延河》、《农民文学》、《西安晚报》等有关报刊杂志媒体上,发表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艺术作品,有的散文作品曾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由著名播音员海茵播出,其诗作曾被选入《中国当代校园诗人诗选》、《中国当代校园诗人选萃》、《当代校园诗赏析》等书中,报告文学被选入《三秦之光》报告文学集中。散文《夏游野鸭湖》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共同主办的“09湿地中国行”全国性大型公益读书活动征文(教师组)一等奖。
具有长期的媒体创意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经验。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文法教学部的中文专业、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小教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讲授过《文学研究方法》《广告创意与制作》《影视批评》《影视写作》《电视解说词写作》《电视专题》《电视新闻》《广播电视概论》《电视栏目与策划》《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应用写作》等10多门课程。参与了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本科生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学指导》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作品讲评》的编写。用个人专著《影视艺术鉴赏通论》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本科所开设的“影视批评”选修课被评为特色课,在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中期评估中,受到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组成员的高度评价,并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教育资源,这本书作为特色教材被许多普通高校所采用。
具有长期的平面创意设计策划与编辑经验。曾任《北师大社团学刊》主编、《社团通讯》总编,儿童文学杂志《宝葫芦》、陕西省广播电视厅《声屏之友》杂志兼职编辑,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陕西书画报》《中国新物业》等杂志的编委,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第二届期刊质量评委。成功组织实施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改版,策划编辑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中期评估专号”。作为副主编,在2007、2010年成功进行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改版,使其2010年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标题索引收入35篇的基础上,首次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和数据源期刊,获得全国教育类杂志171名和全国电大学报第3名、万方数据平台最新影响因子排名全国电大学报第二的好成绩。
具有长期的影视媒体创意设计策划与节目编导经验。曾兼任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社会面面观》主持人节目兼职编辑、记者,西安电视台《长安书画名家展播》栏目编导。编导过《吾祖黄帝(上、下)》、《耀瓷(上、下)》、《告别筒子楼》、《楷书入门二十讲》、《大学并不遥远》、《步入辉煌》、《新型抗旱剂》、《鲜切花技术(上、下)》、《蓝狐养殖(上、下)》等60多部教学或专题节目,2005年为中央文史馆、陕西文史馆、陕西电视台举办的“长安雅集”活动,撰写过《盛世盛典——中国第二届“长安雅集”文化活动纪实》电视解说词,2015年为陕西电视台撰写过三集电视纪录片《茯茶镇》解说词。为北京开放大学撰写过《为新农村培养知识农民》和《新农村的呼唤》、《知识照亮未来》等“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系列电视专题节目解说词。编导制作的电视节目《告别筒子楼》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和国务院三局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编导制作《吾祖黄帝(上、下)》由时任陕西省省长的程安东题写片名,并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期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热播两次;编导制作的农科教节目曾获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一等奖、“陕西省成人教育研究成果评比”一等奖;为北京开放大学撰写解说词和分镜头稿本的各种农村教育节目获全国教育电视类节目评比专题类三等奖(2007)、第十五届中国教育电视优秀节目三等奖(2010)。由于在工作中的突出成绩,1997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优秀电教工作者”,199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电化教育优秀工作者”。
二、学术成就
在长达30年的学术探索中,曾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唐都学刊》《淮阴师范学院学报》《陕西教育学院学报》《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唐都学刊》《商洛学院学报》《电视剧》、《荧屏世界》《艺术界》《西北美术》《陕西书画报》《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学、影视艺术学、美术史、美学、文化学、远程教育学等方面的论文,以及研究陕西作家群和黄土画派的文艺评论等共计2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9篇(文学论文1篇,影视学论文1篇,远程教育论文7篇)。
出版有个人专著有《影视艺术鉴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2011年10月第2版)和论文集《远程教育文化现象学研究》(中央电大出版社2004年6月版)。主编著作有《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央电大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和《远程教育原理》(任第一副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参编的著作还有《成人教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版)、《成人教育心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版)、文学评论集《〈秦腔〉大评》(作家出版社2006年9月版)、《实用美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高兴〉大评》(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实用网络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等。
先后十多次在有关国际远程开放教育学术会议宣读或交流论文,其中,在“第21届国际远程教育协会世界大会”宣读的论文《孤独的远程社会学习者:在网络里寻求终身的学习支援》,受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教授 Gunawardena博士高度评价,并被其弟子Kerrin Barrett女士在其博士论文中所引用。在第25届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世界大会中,应邀担任“远程开放教育文化”学术平行会议的主持人,并宣读了题为《从短信与微视频的资源开发的远程开放教育文化特色》的学术报告。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年会交流、宣读论文5次(第13、16、18、22、24届)。2004年4月18日——22日,陪同民进中央王佐书副主席一行在陕西进行高等教育调研。2010年3月,访问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卡尔顿大学、渥太华大学、麦吉尔大学、康考地亚大学、阿萨巴斯卡大学、皇道大学等8所大学和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并与这些学校的专家进行了远程教育的学术交流。
先后参与了中央电大承担教育部规划课题“全国电大教育现状调研” 课题项目(2005)和“全国电大毕业生追踪调查” 课题项目(2005),参与了中央电大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的国家“十五”规划课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研究”课题项目(2003)、中央电大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子课题: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职业教学模式研究”课题项目(2005)、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的“陕西省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项目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研究”课题项目(2004)、中央电大和陕西电大承担的“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2002)以及“电大远程开放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2002)课题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承担的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域生态文化理论视野下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文学创作比较研究”课题(2006),国家开放大学重点课题“国家开放大学社会责任研究”项目(2011)。
先后参加了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网络条件下构建首都社区学习环境的研究”课题项目(2007)、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首都市民终身学习公共资源平台研究”课题项目(2007)、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电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2006);参与了中央电大咨询改革发展委员会承担的 “中国电大教育的定位与电大系统建设”课题研究项目(2007)。主持完成了中央电大和高校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现代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研究”课题项目(2007)。撰写完成了《电大远程开放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西部广播电视大学现状调研报告》、《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现状调研报告》、《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从学习型城市发展看城市电大发展走向》、《首都市民终身学习需求情况调查研究报告》《网络条件下首都居民社区学习环境的情况调查报告》等一系列课题报告。
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为横向课题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远程教育研究中心批准的“开放大学的文化研究”重点课题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立项的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京津冀远程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 课题研究项目(2015)。
在长达30年的教学研究实践中,个人论文、著作等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过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比”一等奖。中国教育技术学会“‘海尔杯’全国远程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第七届全国成人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比”三等奖、“陕西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比”三等奖,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一等奖、“陕西省成人教育研究成果评比”一等奖,以及由国家开放大学、第25届ICDE世界大会核心项目委员会、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远程开放教育”论文大奖赛一等奖。共获奖励20余项。1999年,个人辞条被收入香港公开大学遥距及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亚洲远程教育/高等成人教育研究专家名录”,之后,个人辞条又被收入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编写的《中国专家大辞典》第七卷中。2001年个人资料又被收入由教育部电教办、总参电教局和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支持建设的、由《教育技术研究》编辑部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专家信息库”“教育技术”网站中。2002年,被北京师范大学授予“北京师范大学校友突出贡献奖”。2004年,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年终考核时,被评为“优秀处长”,2007年被民进陕西省委评为“模范会员”。